四川考察报告

时间:2024-05-22 15:17:27
四川考察报告

四川考察报告

在不断进步的时代,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,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。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川考察报告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一、资源的宝库

1、丰富的旅游资源。四川省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(区)之一。名胜古迹驰名中外,拥有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全区文化历史名城7座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以及国家级、省级自然保护区37个。自然风光绮丽多姿,拥有2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群,野生动物资源丰富,植物群落种类繁多,是科学考察和专项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。少数民族风情浓郁,每年都会举办10余个少数民族民俗活动,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。

2、丰富的水资源。四川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548.56亿立方米,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553.5亿立方米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,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4268.85万千瓦,技术可开发量10345.96万千瓦,经济可开发量7611.20万千瓦。

3、丰富的矿产资源。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大省之一,矿种较齐全,探明储量较丰富,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。截止1995年底,四川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2种,是我国探明矿种储量最多的省份之一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为1327处,占全国的6%。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矿种有8种,居全国第2位的有11种;居全国第3位的有4种。截止1995年底,四川省开发利用的矿种达64种,拥有各 ……此处隐藏1827个字……路,值得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借鉴和学习。

2、从九寨沟的生态发展思路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

在四川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——九寨沟,除了美丽的风光之外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当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。当地政府为保持九寨沟的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严格实行“沟内游,沟外住”,将所有住宿、娱乐、购物场所全部迁出沟外,在沟口设立唯一一家旅游服务中心,同时实行严格的“绿色管理”,垃圾、污水全部运出沟外处理。在九寨沟,沟内旅游观光车、流动公厕都是环保型,环保标志随处可见,时时处处提醒人们维护天然的生态平衡,人与自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生共存。这种对环保的高度关注,让九寨的美景保持着原汁原味,也让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。

3、从巴蜀饮食和民俗文化看文化对旅游的带动作用

早有“蜀戏冠天下”之誉的成都是我国戏剧之乡。形成于清代的川剧是我国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,剧目繁多,文字优美,幽默风趣,表现手法丰富,程式化动作含蓄隽永,器乐帮腔独具特色,尤其是“变脸”、“吐火”等绝技独树一帜,令人叹为观止。“吃在中国,味在四川”,这句四方流传的名言点出了成都“尚滋味”、“好辛香”的传统饮食特点。巴蜀饮茶习俗也是古老巴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。成都特有的矮桌竹椅和茶碗、茶盖、茶船子的“三年头”茶具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,也叫盖碗茶文化。茶馆、茶肆在蜀中更是历史悠久,遍布巴蜀城乡和街巷,极富特色,或隐于闹市,或立于郊野,置身于其中,不但可以品茗养性,还可以听评书、看围鼓,充分体味巴蜀的风土人情。四川十分注重将古老的巴蜀文化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,看变脸、吐火,品盖碗茶,吃四川火锅,亲身体味藏羌风情已经成为四川旅游的“必修课”,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映成趣。

《四川考察报告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